1914年8月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塞尔维亚向德国宣战。
萨拉热窝事件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语:Сарајево инцидент,德语:Attentat von Sarajevo)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_欧洲传统五大强国之一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双元帝国(Duale Monarchy)、二元帝国,正式名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德语: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匈牙利语: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13世纪后成为哈布斯堡帝国(Habsburg Empire)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布斯堡帝国实施联合统治,政治体制为共主邦联,内部的奥地利、西班牙、匈牙利诸国均为独立国家,但同奉一位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奥地利改组为帝国,半个世纪后,弗兰茨一世将匈牙利由王国提升为帝国,二元帝国正式建立。奥匈帝国与英、法、德、俄并列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和钢铁军火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是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斐迪南_奥匈帝国皇储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二世之曾孙,卡尔·路德维希大公长子,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侄。皇帝独子皇太子鲁道夫于1889年因精神病自杀后,成为皇位继承人。因他主张通过兼并塞尔维亚王国将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扩展为由奥地利、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组成的三元帝国,所以1914年6月28日与其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视察奥匈帝国波黑省的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之后,“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_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国解体后,在旧奥匈帝国南部出现的一个短暂的斯拉夫人国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_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又称为七月最后通牒,由奥匈帝国政府于1914年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的最后通牒。事件起因是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人刺杀而身亡。英国外长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指出,此项最后通牒是“有史以来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出之最可怕的文件”。一般认为,文件的条款难以实现,实际上是奥匈用以惩罚塞尔维亚的开战理由(casus belli)。但对于塞国来说,奥匈毕竟不能招惹也惹不起,所以在最后通牒中开出的10个条件,让人意外的,塞国竟然也愿意受其中8个条件,但奥匈还是在7月28日向塞国宣战。萨拉热窝事件引起的一连串国际危机,终于引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协约国_1914年成立的战争同盟国
协约国(Triple Entent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为首的军事同盟。它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四国联盟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一开始是同盟国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时,突然倒戈,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对奥匈帝国宣战。一战中后期,美国也加入协约国集团,而俄罗斯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同盟国_一战中的同盟国
同盟国(Allied Powers),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四国组成的军事同盟。它与以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美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一开始是同盟国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时,突然倒戈,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对奥匈帝国宣战。奥匈帝国军队_一战期间奥地利帝国的军队
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陆军成为奥匈帝国陆军,奥地利帝国海军改为奥匈帝国海军(KAISERLICH UND KOENIGLICH KRIEGSMARINE 或者缩写为 k.u.k.Kriegsmarine)。1918年帝国战败,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帝国军队消失。猪战_猪战
猪战,1906—1911年奥匈帝国同塞尔维亚之间发生的关税冲突。塞尔维亚的对外贸易长期依赖于奥匈帝国。1906年塞尔维亚未理睬奥匈帝国提出的解除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同盟的要求,奥匈遂对塞发动关税战,关闭边界,不准进口塞尔维亚的牲口和肉类,不准其商品过境。但塞尔维亚成功地应付了关税战,在其他地方打开市场,几年后奥匈对塞的贸易由百分之九十几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几。这场关税战恶化了两国关系。塞尔维亚战役_1914年奥斯卡·波乔雷克等指挥的战役
塞尔维亚战役,开始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王国,一直持续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塞尔维亚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其军队在战前曾42万人战后仅剩10万人,塞尔维亚损失了其总人口的27%和男性总人口的60%。据南斯拉夫政府在1924年的估计,塞尔维亚损失了265,164名军人和总人口的25%,这一比例在法国是16.8%,德国是15.4%,俄国是11.5%,意大利是10.3%。
-
历史上的今天8月6日
-
1399
[大事记] 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
1726
[大事记] 神圣罗马帝国和俄国缔结反土耳其军事联盟。
-
1806
[大事记] 弗朗茨二世在第三次反法同盟结束后正式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仅保留奥地利皇位,神圣罗马帝国结束。
-
1890
[大事记] 美国纽约州对杀人犯威廉·凯姆勒执行了首例电椅死刑。
-
1898
[大事记] 台湾中南部发生戊戌大水灾。
-
1914
[大事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塞尔维亚向德国宣战。
-
1915
[大事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华沙。
-
1932
[大事记] 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
-
1940
[大事记] 意大利入侵英属索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洲战役开始。
-
1942
[大事记] 雅努什·科扎克与两百位儿童从华沙遣送到特雷布林卡集中营毒死。
-
1945
[大事记] 美国陆军航空军的艾诺拉·盖号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小男孩原子弹,引发的剧烈爆炸造成至少8万人死亡。
-
1962
[大事记] 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岛国牙买加在经历英国于1665年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取得土地并且持续统治300年后正式宣告独立,并加盟英联邦成员国。
-
1965
[大事记] 中华民国海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福建东山岛爆发东山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击沉意欲进犯东山岛的两艘台湾军舰,中国人民解放军获胜。
-
1991
[大事记] 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在一个新闻组上发布了他设计的可以透过互联网存取的超文字系统万维网的摘要。
-
1993
[大事记] 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首相。
-
1995
[大事记] 美国和越南关系正常化,美国驻越南代表处升格为大使馆。
-
1996
[大事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南极洲发现的陨石艾伦丘陵陨石84001,可能存在着火星上曾经有生命的证据。
-
1997
[大事记] 大韩航空801号班机空难
-
2003
[大事记] 上海合作组织举行首次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
2008
[大事记] 毛里塔尼亚的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总统西迪·乌尔德·谢赫·阿卜杜拉希和总理叶海亚·乌尔德·艾哈迈德·瓦格夫被扣押。
-
2011
[大事记] 因警察射杀黑人诱发的街头骚乱从伦敦蔓延,伯明翰和利物浦等英国多个城市爆发持续数日的街头暴乱。
-
2012
[大事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登陆。
-
1697
[出生] 查理七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5年逝世)
-
1881
[出生] 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发明青霉素,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955年逝世)
-
1890
[出生] 蒋渭水,台湾日治时期民主运动先驱(1931年逝世)
-
1898
[出生] 黄鸣龙,有机化学家(1979年逝世)
-
1911
[出生] 露西尔·鲍尔,美国演员(1989年逝世)
-
1928
[出生] 安迪·沃荷,美国艺术家、波普艺术的开创者(1987年逝世)
-
1947
[出生] 穆罕默德·纳吉布拉,阿富汗总统和共产主义者(1996年逝世)
-
1952
[出生] 李修贤,香港男演员
-
1958
[出生] 高志森,香港男导演、编剧、监制、主持人
-
1959
[出生] 柯文哲,台湾医师、台大医学院教授,现任台北市市长。
-
1962
[出生] 杨紫琼,马来西亚女演员
-
1963
[出生] 凯文·米特尼克,美国程序员
-
1964
[出生] 梁雁翎,香港女歌手
-
1965
[出生] 梶浦由记,日本动画作曲家
-
1965
[出生] 钱嘉乐,香港男演员、动作指导
-
1965
[出生] 曾华倩,香港女演员、主持人
-
1970
[出生] 奈特·沙马兰,印度裔美国电影编剧、导演
-
1970
[出生] 曾心梅,台湾女歌手
-
1970
[出生] 梁佩瑚,香港女小说作家、前演员
-
1972
[出生] 方馨,台湾女演员
-
1973
[出生] 古泽良太,日本编剧
-
1978
[出生] 彭政闵,台湾棒球选手
-
1980
[出生] 潘玮柏,台湾男歌手、主持人
-
1981
[出生] 崔维·麦考伊,美国男歌手
-
1982
[出生] 雅芝·加里,美国女模特儿
-
1983
[出生] 罗宾·云佩斯,荷兰足球运动员
-
1984
[出生] 玛雅·奥珍洛域,塞尔维亚女子排球运动员
-
1986
[出生] 苏伊俊,香港篮球运动员
-
1987
[出生] 叶姵延,香港羽毛球运动员
-
1988
[出生] 洼田正孝,日本男演员
-
1989
[出生] 卡莉·洛伊,美国女子排球运动员
-
1989
[出生] 于文霞,中国模特儿
-
1993
[出生] 石原夏织,日本女性声优
-
1994
[出生] 中田花奈,日本女子偶像团体乃木坂46成员
-
1935
[逝世]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员(1899年出生)
-
1966
[逝世] 赵承嘏,中国药物化学家(1885年出生)
-
1978
[逝世] 保罗六世,罗马天主教教皇(1897年出生)
-
1988
[逝世] 李春昱,中国地质学家(1904年出生)
-
2002
[逝世] 艾兹格·W·迪科斯彻,荷兰计算机科学家(1930年出生)
-
2005
[逝世] 郭伟邦,前英国外相(1946年出生)
-
2006
[逝世] 铃置洋孝,日本配音员、播音员及演员(1950年出生)
-
2012
[逝世] 马文·哈姆利奇,美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944年出生)
-
2016
[逝世] 周联华,台湾神学家(1920年出生)
-
2017
[逝世] 厉声教,中国外交家、国际法学家(1935年出生)
-
2017
[逝世] 陈俊任,台湾导演(1966年出生)